2017 CMEF:看GPS三大家各显神通
关注的焦点,GE、飞利浦、西门子都在本届展会上启动了各自的新品发布会以及媒体见面活动,火药味颇浓,可见目前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以及医疗巨头们对此次医博会的重视。
那么,三大家在CMEF上究竟有怎样的精彩表现,又分别公布了怎样的发展战略呢?下面就为您一一奉上。
正如GE全球副总裁兼中国总裁段小缨,在本次媒体发布会上所说:“全速推进医疗本土化、数字化是GE医疗的战略方向,做不好软件的硬件商,不是好的设备商。”
GE医疗大中华区首席市场营销官戴鹰,在接受采访时说 ,全面本土化、建立全球合作伙伴关系、全面数字化,这是GE中国的三大战略。希望到2020年,可以把 GE打造成为全球知名十大软件公司之一,把数字化贯彻到公司理念里面,建设成为一家数字工业公司,这是整个GE目标。
GE医疗宣称将让努力转型为一家数字化软件公司,这是首次在中国正式提出这个概念, 是一次标志性的战略澄清。
此次GE医疗携17款新产品和数字化解决方案登台亮相,发布新品的数量居历年之最,覆盖CT、磁共振、超声、血管机、麻醉、骨科以及医院资产管理、影像存储管理、重大疾病临床解决方案等多方面。大家在展会上看到的Revolution CT Xtream等新品,17款里面有6款中国研发的产品。
为体现“数字化战略”,GE医疗首次推出基于“云”平台的医疗设备管理应用——“资产云管家”。
对于医疗行业,有两个方面最容易结合数字化转型:第一是资产相关,第二是影像相关。
“资产云管家”是由GE医疗中国团队研发的数字化医疗服务应用,GE在全球拥有9万多台大型设备,还有很多中小型设备。通过“资产云管家”把设备互联互通,将大量数据相应整合、智能分析以及流程优化,帮助医院提升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众所周知,成为软件公司最关键的一步,是将硬件供应商转型成为设备+服务应用的一体解决方案供应商。
纵观未来,“资产云管家”将面临真正的落地之难,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医疗机器和人的连接并让医院大规模的应用,是急需于婧团队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为了推动医疗本土化、数字化,2016年GE已经在上海张江中国总部建立数字创新坊,总部投入1100万美元,占整个园区4000平米建筑面积。
数字化、智能化是当代商业和医疗发展的未来。GE正由内而外颠覆业务模式,转型为一家工业化软件公司,让我们拭目以待它的战略落地。
在当今社会,效率较低的医疗体系、质量欠佳的医疗服务、看病难且贵的就医现状互相作用,形成非良性循PG电子通信环。“互联网+医疗”的出现则为打破这一循环提供了可能性,而西门子将建立基于影像和临床数据,打造智慧医疗生态链。
通过“智慧医疗”体系的建立,患者的等疗时间可大大降低、医疗资源使用可实现效能提升与合理分配,从而助力分级诊疗的落地,有效帮助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本届CMEF,西门子医疗中国携30余项新品与解决方案亮相,如荣膺2017iF全球设计大奖及2017红点设计大奖的全新量产概念血管造影系统、十轴双悬吊系统的数字化X射线年红点设计大奖的超声诊断系统、首次将双能量CT与高精度PET结合新一代PET/CT等。
说到医疗数字化的布局,GE医疗与西门子医疗可以说是“不谋而合”,GE通过“资产云管家”联通自家的医疗设备,而西门子则通过“teamplay”收集整合数据、利用“AI+影像”提高效率、节约成本。相信这两大家在数字化方向上的角逐将异常激烈。
医疗大数据与医疗信息化是智慧医疗的基础,西门子医疗开发的“teamplay”程序将收集西门子的CT扫描仪、MRI扫描仪、X光机和超声成像等设备产生海量数据,将来还有望通过与医疗机构合作建立虚拟平台,为广大医疗机构提供卓越的大数据处理等服务,是西门子医疗布局“医疗信息化”的关键性步骤。
人工智能+医疗影像是西门子在医疗领域深入探索的成果,人工智能影像学解决方案揭示了互联网+医疗的众多可能性——通过大数据化的临床“病种知识库”与依据规范与指南创建的“影像处理流”,在医生点开病例之前实现了多软件组合并发“前处理”;随后自动生成完整、符合指南标准的综合性、结构化格式报告,节约医疗机构的时间与人力成本。
未来,西门子医疗将全球技术创新与本土化战略相结合,持续推出适合中国市场和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助力医疗服务提供者有效应对互联网时代的医疗新挑战。
目前,中国医疗改革正在不断深化进行中,分级诊疗,建设医联体及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将成为改善就医格局的关键。其关键在于基层医疗机构是否能从硬件、软件及服务各方面顺利接管从大型医院分流出的患者,并在日常的定期体检和预防筛查类等医疗服务中提高诊疗的精准度。
新品发布会上,飞利浦医疗紧扣分级诊疗大战略的实际需求,利用技术创新的硬件设备,结合软件平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打造兼顾标准化和医院定位差异性的整体疾病解决方案。
飞利浦医疗在本届展会上展示了8款产品及解决方案,在分级诊疗医疗大战略中稳步前进。这一战略与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医改高度吻合,同时也将与GE、西门子在分级诊疗市场上展开正面对抗。
日前,飞利浦与上海长海医院共创的“卒中中心”解决方案,便是这一战略的具体体现。作为合作的第一步,飞利浦和长海医院通过联合创新,共同开发了急性卒中DTN(入院到溶栓)时间分析系统和急性卒中专病数据库。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以疾病为中心的专病数据库,获取‘清楚和准确’的‘优质数据’,并在这些大数据中寻找关联和模式,实现精准诊断和个性化的治疗。
2017年飞利浦医疗进入全面转型的关键阶段,致力于从专病、专科为切入点,通过人工智能让信息实现标准化和结构化,对健康医疗大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从而创建基于云端智能化驱动的分级诊疗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打造精准诊疗和个性化诊疗。
亮剑2017,在“医疗数字化”的大背景下,GE、飞利浦、西门子都在本届CMEF春季展上使出了各自的看家本领,三大家都紧紧拥抱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竞争形势愈演愈烈。
医趋势接下来将推出行业前几名公司负责医疗数字化业务的主管独家采访报道,敬请期待!